Search

Day 39
2016. 5. 8
特拉維索 (Treviso)
<...

  • Share this:

Day 39
2016. 5. 8
特拉維索 (Treviso)

在特拉維索的家並不是當初預定的那個房間,原先訂的有陽台也有大桌子,男孩解釋說因為他考慮到我住的時間比較長(一個星期)所以還是讓我轉到現在房間因為有小冰箱。但後來我理解應該是他接待了另一組一家人的所以只好把我放在比較小的房間。不過他搬來一個大桌面架在冰箱上讓我用,除了光線沒有那麼優,但也滿意了。

星期日的小城活動是中午12:30到晚上7:30,但也有許多店是關著的。我喜歡看街上人的裝扮,給我一些啟發,覺得人不管到什麼年紀把自己打扮得乾乾淨淨或是比乾淨更多一點,比如說漂亮有型是很好的。至少那整個人的感覺對生活是充滿著熱情。

這個小鎮沒有流浪漢也沒有乞討的人,我在波隆那有遇見路邊乞討的人,但都是安安靜靜站在路邊。但這裡甚至一個也沒有。在巴黎,送貨的幾乎是黑人,乞討的是吉普賽人;在這裡看見貌似「沒人管」的孩子都是坐在教堂邊或是水池邊三三兩兩衣著並不光鮮亮麗的黑人小孩。「出生決定了一半的未來」這件事是有的,讓人悲傷。可是如果像魔咒一樣被困在裡面該怎麼辦?

認識的的英籍英文老師因為娶了台灣女孩搬到台灣定居,他非常喜愛台灣,至少台灣對人的種族歧視不似西方這麼深這麼多。在他講法裡,越北邊越高大的種族像北歐,在「品種」上是優勢的、人品也正直(例外的不算),在英國北邊勝過南邊、個子高勝過個子矮、瑞典挪威優於德國瑞士、英法優於西班牙義大利,愛爾蘭(民族個性)則被看得很低。這不是一個被拿出來講的,但就是一種「約定俗成」,看外表就會有立即的評斷。
英文老師是第二代的孟加拉人,在倫敦出生長大,但卻飽受歧視之氣,以至於在現實上他不想再回到那個地方,但感情上他深愛著那裡的氣味和記憶中的景色。

有時候我們都深愛著我們自己的地方,因為著一些原因所以跳出到別的國家或者就是為了喘一口氣。

慢走小城一個下午,在七點之後趕打烊之前在超市買食物,意外的遇到這兩天都在廊下演湊小提琴的紅毛衣人,有種原來街頭表演之餘他們也是要生活的感覺。

這幾天自畫像畫到已經不再像自己的(真奇怪明明是看著自己畫的)。人看到的自己到底是不是自己呢?

歐洲人住在這些美麗也樸拙的中世紀城裡,會忘記這是個漂亮的城市會看膩嗎?十二世紀的人的靈魂應該還在這走動著,景色依舊永遠不會迷路。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一個畫繪本的作家/畫家,45歲斜槓出去創品牌/開商店/成立動物協會/開巷弄間美術館/蓋動物學校
View all posts